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技术文献 >> 炼铁技术 >> 综合资料
粒铁法炼铁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
发表时间:[2013-08-20]  作者:张伟,王再义,王相力  编辑录入:小钼  点击数:999

点击下载——粒铁法炼铁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doc

 

粒铁法炼铁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

张伟,王再义,王相力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简述了国内外几种粒铁法炼铁技术的进展,包括日本神户制钢公司ITmk3技术、JFE公司HI—Qip技术以及国内相关技术概况,重点介绍了相关技术的特点和原理。通过与高炉炼铁工艺对比和分析,论述了粒铁技术在材料选择、反应时间、成本投资及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并结合我国资源情况对粒铁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关 键 词:炼铁;粒铁;转底炉;含碳球团

非高炉炼铁作为全世界钢铁行业的前沿技术,是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冶金工作者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形成了众多直接还原、熔融还原技术。迄今为止,已有数十种非高炉炼铁工艺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如普遍关注的CorexFinexMidrexHYLEnergiron等。在发展规模上目前仍以直接还原工艺为主,2010年全球非高炉炼铁总量约7737t,其中约7037t都为直接还原铁(DRIHBI)产量。

众多直接还原技术中,气基竖炉法占据主导地位,仅MidrexHYLEnergiron两种气基法生产的直接还原铁就占总量的74%左右,而煤基法因原料适应性强、操作灵活也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我国因天然气资源匮乏、煤炭资源丰富,更为关注煤基直接还原以及煤制气竖炉法的发展,如煤基法中的转底炉、回转窑等工艺,其中转底炉法在处理钢厂含FeZn粉尘方面效果明显,一度成为直接还原发展的热点。而基于转底炉法的ITmk3等粒铁生产技术,能使金属化球团还原时进一步熔化并渣铁分离,在短时间内生产出成分如生铁的高纯粒铁,此类技术突破了直接还原工艺范畴,能够根本改变DRI对原料品位苛求的状况,而且可以使用一般粉矿与非焦煤做原料,近年来倍受瞩目。

粒铁法炼铁技术概况

1神户制钢公司ITmk3技术

ITmk3(Ironmaking Technology Mark Three)技术由神户制钢开发,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又称作第三代炼铁技术。其基础研究始于1996年,2000年前后在加古川厂完成了3000t规模的中试,2001—2004年在美国完成25t规模示范运行,2010年初首座50t商业工厂投产。

ITmk3工艺流程与设备配置与FastmetFast—melt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非常相似,事实上也正是从其演变而来。神户制钢于20世纪80年代收购Midrex公司后,对后者开发的Fastmet技术进一步改进,最终发展为粒铁生产工艺。ITmk3工艺与FastmetFastmelt工艺的核心设备都是转底炉,都能使用粉矿与粉煤制成含碳球团作为原料。所不同的是,Fastmet工艺产品为DRI,产品中含有脉石,其质量依赖于原料品位,而煤灰分等杂质也进入产品,故不受炼钢欢迎,为此需要用埋弧炉熔化DRI使渣铁分离来获得炼钢铁水(Fastmelt)。而ITmk3工艺只需一步在转底炉就能实现渣铁熔分,获得粒铁产品。

ITmk3工序整体可划分为四大部分:原料处理部分、还原熔分部分、渣铁分离部分、废气处理部分。原料一般是将矿粉和煤粉配料混匀,使用造,压球机等设备制成含碳球团,团块。矿粉可以使用一般磁铁矿与赤铁矿,并可使用较低品位矿,甚至选矿厂的尾矿粉,但处理低品位矿会增加能耗,煤粉可以使用发电用普通煤或石油焦及其他的含碳原料,选择范围也很广泛。制好的含碳球团,团块在转底炉中随炉床旋转一周即完成全部反应过程,在13501450℃条件下含碳球团/团块发生还原、渗碳及熔融反应,渣铁熔化并各自聚集,整个过程只需十几分钟,熔化聚集起来的渣和铁冷却后经排料装置排出,获得粒径为525mm粒铁产品,粒铁与渣能干净的分离。反应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用热交换器预热助燃空气后除尘排出。

ITmk3商业厂粒铁成分与高炉生铁相似。其粒铁碳含量比高炉生铁低1%以上,熔渣组成与高炉渣基本相同。粒铁产品纯度高,不含渣,具有适宜的碳含量,不存在再氧化、粉化等问题,便于运输和入炉,熔解性能良好,因而比废钢、DRI等具有更加优良的品质。

12 JFE钢铁公司Hi—QIP技术

Hi—QIP(High Quality Iron Pebble Process)技术由日本JFE钢铁公司开发。从1996年开始基础研究,2001年开始作为日本NEDO的资助项目进一步开发,2002—2004年完成了15t规模的中试。

铁矿、煤、灰石等原料全部使用粉料,布料时先在炉床上铺设一层约30mm厚的含碳粉料,在该料层表面均匀压坑,杯状坑洞差不多棒球大小,其上再铺设铁矿粉、煤粉及其他原料的混料层,经1500℃加热混料层完成还原反应并熔融,熔化的铁与渣流入含碳粉料层的凹坑中,最后经冷却装置将粒铁与粒渣排出,产品为2040mm的围棋子状粒铁,全部反应时间需1020min。粒铁与渣的典型成分粒铁中PMn含量比高炉铁水低,而S含量高,渣中的FeO含量也比高炉渣高。

该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在炉床上预先铺设一层用含碳粉料,该层物料具有三大作用:本身可作为炉床耐火材料防止熔融的渣铁与炉床直接接触;杯状凹坑可作为铸模,便于熔化的铁与渣聚集形成粒状产品;最后还可起到辅助还原剂的作用,确保铁矿粉充分还原,中试证明该工艺能够在较高生产率下连续生产。

1国内相关技术进展

国外此类技术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逐渐成熟并实现商业化,而国内在本领域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据文献报道北京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东北大学等都曾开展相关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提出的转底炉煤基热风熔融炼铁法,又称CHARP(Coal Hot Air Rotary Hearth Furnace Process)法。该方法也是基于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其产品命名为珠铁。1997年北科大在进行含碳球团直接还原试验过程中发现珠铁析出的现象,由此开展了很多基础研究工作,该工艺将含碳复合球团在13501450℃的温度下还原、熔化,渣铁分离,最终得到成分如生铁、不含脉石的珠状产品。整体看该技术与ITmk3工艺非常相近。武汉科技大学提出的高碱度内配煤含铁团块高温自还原法,又称Wcomet法,该方法特点是通过配料使含碳团块中渣相(或脉石)达到较高的二元碱度(20左右),在1350℃温度以上团块完成自还原过程,被还原的金属铁进一步渗碳、熔化并聚集成粒。而渣相通过固相反应大量生成正硅酸钙(2CaO·SiO2),该物质是一种结构不稳定的矿物,其冷却过程中会发生相变而体积膨胀粉化,从而使渣铁实现自然分离,最终得到致密的金属铁粒和渣粉。该法不同之处在于,渣相因为碱度较高在反应过程中一直保持固相。在冷却时发生自然粉化使渣铁容易分离。

此外还有不少单位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鞍钢技术人员也曾借鉴相关工艺开展过大量试验,在实验室使用铁矿粉、含铁尘泥等原料制成含碳球团,再于13501400℃条件下焙烧制得粒铁。实验室制得粒铁与粒渣。所得粒铁尺寸在540mm范围内。渣铁各自熔化凝聚成粒且容易分离,目前已能通过控制原料配比获得硫含量低于004%的高品质粒铁。考虑对反应条件和粒铁成分进一步优化的基础上放大试验规模。

粒铁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前景

粒铁法炼铁工艺比高炉炼铁相对简单了许多,其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燃料适应性广,不需要块矿和焦煤,对矿石及煤的种类选择也很灵活,可选范围非常大,普通粉矿(包括低品位矿)和普通非焦煤即可。

2)原料预处理只需造球或压块,而不需要烧结和焦化工序,从而使炼铁过程大大简化,所用设备也都是冶金行业通用熟悉的设备,投资成本低,操作相对简单。

3)反应时间迅速,从原料加入转底炉到还原熔分反应结束产出粒铁,过程只需十几分钟,生产启动、停止也很方便,可柔性作业。

4)产晶粒铁具备高炉生铁同等品质,纯度高、熔解性能良好,是比DRI更好的炼钢优质原料,而且粒铁不存在再氧化和粉化问题。装卸、运输以及入炉都非常方便。

5)相对传统炼铁,反应在低温、短时间内进行,能耗较低。此外放弃了焦化等工序,在节能环保方面也要比传统工艺更适应未来发展趋势。

虽然粒铁技术具有上述诸多优点,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些不足,因其大都基于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除了辐射传热方式造成的热效率低,以及炉床利用率低等转底炉固有缺点,还需要在生产DRI的工艺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炉温。以实现渣铁分离,这可能会降低炉体寿命和增加烟气热损失,有必要改进设备部件、炉衬材料并加强余热回收,因此在成本和操控水平上比生产DRI的常规转底炉要求更高。此外该技术仍需不断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虽然已有生产粒铁的ITmk3商业厂,但投产两年来其运行状况鲜有报道。在产能规模上,目前实现工业生产的一座ITmk3商业炉年产量只有50t,这和年产数百万吨的高炉是无法比较的,替代高炉工艺更是不现实,这也是限制粒铁技术推广的一大因素。

我国钢铁行业长期保持世界第一的生产能力,但近年来焦煤紧缺、环境污染等日益成为制约传统高炉工艺发展的瓶颈,未来要实现进一步节能减排、低碳炼铁的发展目标,开发或引进能耗低、环保压力小的非高炉工艺是一个重要途径,粒铁技术也是可考虑的一种工艺路线。因我国非焦煤资源丰富,高品位铁矿资源缺乏。并有许多含铁复合矿、难选矿、特殊矿,粒铁技术对原燃料要求灵活,对一般的粉矿、低品位矿和非焦煤都适用,比较适合中国资源、能源条件,尤其适合在矿山附近建厂,可直接生产高纯粒铁,产品直接供炼钢工序,实现短流程炼钢,这比生产氧化球团或DRI更具效益,粒铁的性能要优于废钢和DRI,进而有助于提高炼钢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此外粒铁已去除脉石等杂质,运输量也可大幅减小,而且省掉了焦化等污染工序,总成本降低的同时,环保和CO2排放问题也将得到有效改善。据了解,我国近几年在煤基转底炉直接还原方面发展迅速,国内已建成转底炉10余座,包括用于复合矿的综合利用(四川龙蟒、攀钢),含铁粉尘利用(马钢、沙钢),生产预还原炉料(山西翼城、莱钢、天津荣程)等,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神雾公司等在此领域也积累了很多经验,结合当前的科研技术力量,完全可以进一步发展形成适合我国资源结构的粒铁技术,这对我国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随着炼焦煤资源的快速匮乏、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加剧,非高炉炼铁已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煤基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的粒铁技术,虽然在产能规模上无法与高炉相比,但其流程短、投资省、反应快速、环境压力小,尤其是能够使用一般粉矿和非焦煤制成含碳球团为原料,而产晶粒铁是与高炉生铁相当的优质炼钢原料,因而该工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鉴于我国的资源、能源条件和发展需要,我们非常有必要继续关注和开展该领域的研究,为我国钢铁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技术储备。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