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债危机暂时缓解,但资金问题再度困扰方案实施。受其影响周一国内金属期市震荡下行,而亚洲时段中,LME基金属同样表现疲弱。截止早盘第一节交易结束,沪期铜主力1201合约下跌1.94%至58,660元/吨。
30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出席11月初的G20峰会,再次引起全球市场关注。舆论认为,援助欧洲符合中国利益,令市场相信中国早晚会出手相救。但所谓“救急不救穷”,欧盟必须拿出何如重兴欧洲经济的计划,才能打消潜在资金提供者心中的顾虑。
上周,欧元区各国就主权债务危机初步达成了一致解决方案,包括扩大EFSF规模至1万亿欧元、减记希腊国债50%、提高银行资本充足率至9%。解决上述三条的关键在于资金从何而来?
目前来看,拥有3.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的中国无疑是最热门的资金提供者。美国《纽约时报》指出,在欧债问题上,美国将因自身的经济和财政问题靠边站;而中国是世界出口大国,欧盟是其第一大贸易伙伴,防止负债累累的欧洲进口国陷入崩溃符合中国利益。
但符合中国利益,中国就一定要出手相助么?单看德法两国被“欧债五国”拖累的程度,不免会担心中国出手后会否也陷入相同的恶性循环?是否会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累积成果为欧元区的懒人们不断买单。
欧债危机是一个先天的问题,将长期困扰欧元区各国已成全球的共识。但最可怕的是欧元区领导人只顾着解决眼前的麻烦,而不提出可持续的经济振兴方案,这令其他经济体担心如何收回借出的债务。目前来看,金砖五国的态度十分鲜明,即“通过IMF或者其他国际金融机构,为全球金融稳定作出贡献。”
显然,欧元区想要获得其他经济体的资金,必须要拿出更有说服力的担保——如何恢复自身经济的造血能力。一旦无法获援,那么失去希望的基本金属市场仍将会重返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