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稳定顺行是稳产高产优质低耗长寿的基础,高炉顺行的基础是先进的装备、优良的原燃料条件、科学的高炉操作技术。随炼铁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炉的装备水平提高了,精料的水平和内容在不断提高与丰富,高炉操作技术知识理念方法也有长足的进步,高炉的经济技术指标不断刷新和突破,高炉强化冶炼的水平迅猛提高。高炉强化冶炼与原燃料、与高炉长寿出现了许多矛盾,这矛盾给一些高炉生产的管理者和操作者提出了严峻的问题。如何解决高炉稳定顺行的问题,我有几点想法。
一、 原燃料是基础;
1) 开发好自己的原料资源;在满足高炉冶炼性能的条件下要广开源路,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为炼铁生产提供良好充足的原燃料;这一点是经营管理的范畴,关键理念要科学,只有科学才能正确,只有正确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要掌握好原料质量—价格—效果三者的平衡度,把握好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效益尺度。这是衡量管理者的一个重要标准
2) 利用好自己的原料;优化配料结构,合理调配资源,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将其加工成满足高炉生产要求的“精料”。例如:原燃料要有一定数量储备,这样才好调剂使用,条件是料场。要把多种产地、性能有区别的炉料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好,就需要建设混均料场上相应的装备。这样才能在烧结工序使原料性能、化学成分稳定为高炉提供优质炉料。
3) 管理好自己的原料;要使每一位员工珍惜我们来之不易各种原料,这些原料不仅来源与千里万里,国内国外的世界各地,而且价格昂贵。这是企业生存的食粮,企业效益的基础。我们首先要把好进厂原燃料质量数量的第一关,取样化验,检斤计量。在目前原料是卖方市场,既紧缺,又昂贵,某些不成熟的商人会为富不仁,只有通过严格管理才能减少损失。二是严格科学堆放,要求按照原料的品种、性能、产地,根据料场的特点、容量、使用时间、倒运距离等因素妥善安排,合理堆放,方便生产,减少二次倒运费用。三是妥善保护好炉料,重要的是焦碳。相当的钢铁厂外购焦碳,由于各厂条件不同其中装卸、倒运、上料过程中会有损失这很难避免,问题要减少那些过度损失。做到场地,数量,使用机械、方法合理。还要注意防风防雨,减少吹损与流失。
4) 采用先进的技术与装备加工好原料,按照高炉炉料性能和结构的要求,合理的规划,统筹,采用先进的规模适宜装备,如烧结机,回转窑,生产烧结矿,球团矿,白灰。炼焦的干熄焦等。通过先进的技术理论合理配料,控制好冶金性能和有害元素含量,充分的发挥装备水平作用,为高炉生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5) 高炉炉料结构是高炉生产组织管理的基础,它分为烧结配矿结构和高炉入炉料结构,按照高炉冶炼的技术要求,组织好炉料资源,安排好相应的生产装备,为高炉生产创造基本条件,这个基本条件应力求相对稳定,否则高炉生产将会受到影响。炉料结构中还应包含着焦碳的质量与性能,在富氧喷煤的冶炼状态下,焦碳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原燃料条件决定了70%的高炉生产水平,高炉生产水平决定了经济技术效益指标。企业的经济效益是经营管理理念,装备水平,产品结构等综合素质决定的。
二、 搞好高炉操作
搞好高炉操作,有以下几个方面:合理的送风制度与装料制度的配合,保障中心煤气流畅通,炉缸工作状态均匀活跃;充沛的热制度和良好造渣制度;适时的炉型修补技术的应用,维护好高炉操作炉型;这些方法是保障炉况长期稳定顺行,高产、优质、低耗、长寿的措施。高炉生产条件是有限的,在这里只讲一下,同等条件我们要做的好一点。下面具体做以下阐述。
1) 送风制度的选择;送风制度是高炉操作的基础,送风高炉冶炼即告开始。送风制度的选择主要是:风量、风温、喷煤、富氧、风口个数、长度、面积、角度等内容。送风制度必须保证高炉炉缸初始煤气流分布均匀合理,初始煤气流分布的内容有:风速、动能、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等,它决定着鼓风的穿透能力,循环区大小,炉缸活跃区面积和比例。送风制度的基本参数是在风机能力的前提下:鼓风标准风速、动能、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其数据见下表。
鼓风参数表1
炉容m3
|
V0 m/s
|
E kgm/s
|
Tf 度
|
450~600
|
160~180
|
8000~10000
|
2100~2350
|
1000
|
200
|
10000~11000
|
2100~2350
|
2000
|
220
|
12000
|
2100~2350
|
3000
|
250
|
13000
|
2100~2350
|
4000
|
270
|
14000
|
2100~2350
|
鼓风参数表2
炉容m3
|
n
|
L mm
|
D mm
|
nS m2
|
450
|
14
|
320
|
115
|
0.145
|
450*
|
14
|
320
|
120
|
0.158
|
530
|
16
|
350
|
120
|
0.181
|
580
|
16
|
380
|
120
|
0.181
|
1260
|
20
|
380
|
120
|
0.226
|
1780
|
24
|
420
|
120+130
|
0.294
|
1800
|
26
|
420
|
120
|
0.294
|
2000
|
26
|
420
|
120+130
|
0.318
|
3200
|
32
|
460
|
120+130
|
0.362/0.424
|
充分活跃的炉缸工作状态、稳定畅通的中心气流,是炉况稳定顺行的基础。炉缸活跃区的面积参数下表。
炉缸活跃区面积与炉缸面积比例表3
炉缸直径 m
|
6
|
8
|
10
|
12
|
炉缸面积m2
|
28.30
|
50.30
|
78.50
|
113.10
|
活跃区面积m2
|
25.20
|
37.20
|
50.20
|
62.80
|
比例 %
|
89.0
|
75.0
|
64.0
|
56.0
|
以上可以作为炉缸工作状态参考数据。炉缸工作均匀活跃,配合以喷煤富氧,保障合理的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同时选择适宜的热制度和良好的造渣制度,会使炉缸温度十分充沛,形成“V”型的软熔带 。装料制度要采取抑制边缘疏导中心的装料方法,来保证稳定畅通的中心气流,形成正“V”型的料面与倒“V”的软熔带以及充分活跃的炉缸工作状态协调一致,达到上、下部调剂相适应。
2)、 装料制度的选择;装料制度要根据原燃料条件,和炉顶设备的特点来选择。其要求是满足炉况顺行与煤气能量利用的高度统一。无钟炉顶装料方法应该选择多环布料的方式,利用矿焦角度、角位、圈数有效地调节炉况顺行,不断改善煤气利用,降低燃料比,提高产量。装料方法选择见表。装料方法选择表2
炉容
|
矿批
|
角位
|
35
|
33
|
30
|
27
|
23
|
450
|
15.0
|
ao
|
|
2
|
3
|
3
|
2
|
|
|
|
|
|
3
|
5
|
2
|
|
|
|
2
|
2
|
3
|
2
|
1
|
|
|
ac
|
|
2
|
3
|
3
|
2
|
|
|
ao
|
2
|
3
|
3
|
2
|
|
450*
|
15.0
|
ao
|
|
10
|
|
|
|
|
|
ac
|
|
|
10
|
|
|
450*
|
15.0
|
|
|
32
|
29
|
26
|
22
|
|
|
|
|
2
|
3
|
3
|
2
|
|
|
|
33
|
30
|
27
|
23
|
|
|
|
|
2
|
3
|
3
|
2
|
|
|
|
|
|
3
|
5
|
2
|
|
1800
|
43.0
|
41
|
39
|
37
|
34.5
|
32
|
29
|
|
ac
|
|
4
|
2
|
2
|
2
|
2
|
|
|
2
|
2
|
2
|
2
|
2
|
|
|
ao
|
|
2
|
3
|
2
|
2
|
|
|
|
|
2
|
2
|
3
|
2
|
|
|
|
|
|
2
|
4
|
2
|
|
|
ao
|
|
|
|
3
|
4
|
|
3)、 及时果断的调剂处理好炉况波动;高炉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炉况波动,调剂处理是关键。早发现早处理,消除大的炉况波动,避免炉凉引起的严重的炉况失常。凡是日常炉况出现的波动,相当一部分原因是原燃料变化引起的,就目前高炉生产的条件看,各厂原料条件的多样性和料场管理的单一性就决定了原燃料波动普遍性。因此波动是绝对的,“精料”水平是相对的。所以高炉生产对于原燃料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炉内的管理应重点防范:一要开中心;二要防炉凉;三要及时果断。这样才能稳定煤气流,稳定热制度,尽快纠正失常炉况。
4)、 炉型的修补与炉况顺行。高炉操作炉型是否正常象征着一个人是否健康。生产中的高炉,炉喉下部,炉身上部受炉料的冲击、碰撞,煤气流的冲刷、侵蚀作用易出现破损。一旦出现破损就会影响炉分布和煤气流运动,极易导致煤气流不稳定,软融带上下波动,结果侵蚀与结厚并存,导致操作炉型失常,进而引起炉料与煤气流相向运动轨迹的改变,使炉况失常;炉身下部、炉腰炉腹耐火材料,也会在高炉投产不久被渣铁侵蚀、融化怠尽,使冷却壁裸漏甚至烧坏。高炉操作炉型破损,上下均出现问题时,炉况适应外界变化的能力降低,炉况波动的机率增加,此时利用高炉检修的时机,适当对高炉炉墙结厚的处理和进行喷涂、修补,有利于高炉长寿和炉况顺行。高炉喷涂前后指标见表。
450m3 3#炉指标对比表4
项目
|
产量
(t)
|
系数
t/m3d
|
焦比
kg/t
|
煤比
kg/t
|
悬料
|
崩料
|
[Si]
%
|
07-2月
|
30301
|
2.405
|
559.12
|
41.69
|
61
|
32
|
0.54
|
07-4月
|
54720
|
4.053
|
365.09
|
154.07
|
0
|
9
|
0.387
|
07-5月
|
57144
|
4.096
|
358.40
|
156.62
|
3
|
18
|
0.361
|
高炉生产管理,要打好基础,搞好操作,及时准确处理好炉况不顺,妥善修复好操作炉型,才能使高炉生产稳定顺行稳产高产优质低耗长寿环保,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