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行业聚焦 >> 钢企动态
鞍钢重机事故后的困境的深度凸显
发表时间:[2012-02-27]  作者:  编辑录入:冶金之家  点击数:375

虽然已经过去多日,但许多人还在谈论2月20日深夜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铸钢厂下称“铸钢厂”的那场事故,13人死亡、17人受伤其中6人重伤。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距离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鞍钢重机”改制仅仅过了不到7年时间。

自从鞍钢重机改制之后,这家曾经资不抵债的鞍钢辅业公司在制造业中挣扎着,也曾经有过几次创新,但是在全球激烈的制造业竞争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鞍钢重机的困境是整个东北重工业生存处境的缩影。

谈判

2月24日,铸钢厂门口静悄悄的,偶尔会有一些人员出入,两名保安守着大门,不让任何记者进入。工厂已经暂停生产。

当天,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宣布鞍钢重机事故初步原因,铸钢厂生产水电下环时毛重95吨,采用两罐合浇的方法在砂型中浇注,由于型腔内部或者底部残余水分过高,钢水进入型腔后,残余水分受热,短时间内迅速膨胀,造成砂型型腔喷爆。

事故发生后,13名死者的家庭成员被安排在鞍山几个不同的宾馆,许多亲属都是鞍钢集团的员工。鞍钢一位死者的亲属说,鞍钢根据13位死者的家庭情况和员工的身份不同,安排在了不同的宾馆,分别进行谈判。

其中一个宾馆内被安排了三户,家庭情况有些相似。其中一位死者的亲属称,死者的父亲之前也是在鞍钢的一次事故中去世,“当时才50多岁,现在他竟然也是同样的命运。”

几位死者的亲属说:“事故既然已经发生,我们只希望公司对‘集体’和‘国有’的员工能够共同对待。”国有的员工是鞍钢重机的正式员工,集体的员工则是鞍钢重机后来从劳务公司中招聘的员工。

对于赔偿方案,鞍钢集团宣传部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根据规定,现在不便对外置评。”上述几位死者家属称:“集团承诺说一视同仁,但是到底怎么样,到现在也不知道,还没进行过谈判。”

困境

此次事故有其偶然性,但与企业的困境也有关系。

熟悉鞍钢重机的一位人士说,鞍钢重机最早是给鞍钢集团做配套服务的,起初的身份相当于机修公司,后改成制造公司,如生产高炉上的一些备件。因为鞍钢集团扩张放缓,鞍钢重机又将目标瞄准国内其他钢铁企业,但是自从国家对钢铁行业进行调控,新的钢铁项目投资步伐大幅放缓,该公司不得不进一步转型。

2003年到2005年期间,鞍钢集团对鞍钢重机公司非常重视,先后从德国引进先进的水压机,同时购买了一些配套设备,对老钢厂进行了改造,形成了有别于其他钢厂的机修公司,可以做大型铸钢件。鞍钢重机的制造能力当时可以位列国内前5名,但随后被国内其他机械企业迅速赶超。

2005年4月,鞍钢重机进行改制。鞍钢集团持有49%股权,鞍钢员工持51%股权。按照当时国家的政策,鞍钢集团不能控股。事实上,鞍钢集团在这家二级子公司当中拥有实际控制权。

改制之后,鞍钢重机加大了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力度,如水电、核电领域。2006年初,一家国外制造商在了解到水电机组转轮的国产铸锻件在三峡左岸试验失败后,不仅大幅提价,而且一再推迟交货时间,导致三峡工程进度面临严重影响。2006年7月,鞍钢重机开始进行三峡右岸机组下环产品的研发。2006年10月,公司成功浇注了三峡下环。

这次创新给公司带来了较好的效益。但是2008年之后,受金融危机以及环保人士谏言水电站对环境的破坏影响,国家放缓对水电站审批力度。这给鞍钢重机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另一个创新是抗撕裂钢板。在鞍钢重机抗撕裂钢板开发出来之前,日本的同类产品售价高达4万多元/吨,当时只有日本和少数几个欧洲国家可以生产。但是2008年鞍钢重机投入资金开发成功之后,日本立刻把产品价格降到了2.2万元/吨,而鞍钢重机的生产成本就高达2.8万元/吨,而且量很小。因此,下游企业仍然选择采购国际产品,这给鞍钢重机再次造成巨大损失。

这家公司不得不瞄准核电。2010年8月,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攻克了十几项技术难关,鞍钢重机锻造成功AP1000核电站主管道锻件,解决了国内外生产技术难题。但是受去年日本地震影响,中国核电建设速度明显放缓,再次给鞍钢重机造成巨大的损失。

几次创新和挣扎之后,鞍钢重机陷入困境。鞍钢重机财务数据显示,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20.20亿元,实现净利润0.4亿元;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18.11亿元,仅实现净利润51万元;201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57亿元,净利润出现了1.49亿元亏损。

过去三年,这家公司负债率不断攀升,2009年、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负债率分别为77.74%、78.69%和85.05%。

“前几年,我们还能赔得起,投资得起,当时效益好。但是经不起这么折腾,时间长了,现在弄得一穷二白,给员工开工资都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报获得的材料显示鞍钢重机高层在一次与外界交流中如此表示。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