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换另外一幅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所有  文献  资讯  行情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焦化技术  炼铁技术 炼钢技术  烧结技术 球团技术 轧钢技术 国外技术 质量标准 操作规程 企业名录 冶金专利 视频中心 兑换中心 会员单位
您现在的位置:行业聚焦 >> 钢企动态
四机构狂抛2.4亿攀钢钒钛从巨亏到扭亏
发表时间:[2012-02-17]  作者:  编辑录入:冶金之家  点击数:442

2月16日,纠结于年报会计处理如何解决长达近一个月后,攀钢钒钛(000629.SZ最终“如愿”复牌。

按复牌公告,攀钢钒钛表示,基于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经证监会核准批复且重组双方已在2011年的12月30日签订资产交割协议,并一致同意以12月31日作为重组资产交割日,因此公司以该资产交割日进行测算(不包括海外资产并不考虑海外资产的盈亏情况,业绩预计为0—20000万元,同比下降87.45%-100%。

尽管业绩大幅下降,但在去年钢铁业整体惨淡的境况下,已确定巨亏的攀钢钒钛最后时刻扭亏仍不失为一个重大利好。市场热度旋即而升。当日开盘不足20分钟,该股便被拉上涨停板,总成交14.34亿,是停牌前一日的三倍多,收于7.46元,涨幅为10.03%。

不过,剥去重组外衣,该公司重组完成前业绩预计亏损达10.97亿元,同比下滑幅度达203.43%。而若按照重组方案口径测算的25.72亿元净利数据,目前公布的结果中所包含的置出资产亏损12亿元以上。

而公司仍在为此勉强扭亏的业绩而斟酌。据公司相关人士称,目前采取的该等会计确认方式确有欠妥之处,因此还需请示相关会计监管部门。而龙虎榜显示,攀钢钒钛卖出前5名中有4个席位为机构,合计卖出金额为2.43亿元。

从巨亏到扭亏

“公司所说的会计确认方式需要请示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相关规则,主要因交割的重组资产引起的。而这恰好会带来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深圳某投行人士告诉记者,从遵从的会计核算原则看,公司目前的交割状况涉及到实质重于形式、权责发生制、谨慎性等多个原则的界定,尚很难辨别出具体的核算资产范围。

关键点在于,公司资产交割协议签订时间正好跨年度。记者注意到,攀钢钢钒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经证监会正式核准批复时间为2011年12月23日,已接近会计年度收官。而赶在年底的12月30日,由鞍钢集团主导重组双方火速签署了《资产交割协议》。协议显示,双方一致同意, 以2011年12月31日作为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的交割日,并按照协议进行交割。

按照协议,攀钢钒钛认为有足够的理由,在会计年度的最后一日将交割资产纳入测算。

据公司知情人士称,这主要是鞍钢方面的刻意安排。因为从国资委的考核角度看,其并不愿意看到更多亏损的预期。而截至目前,鞍钢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鞍钢股份(000858.SZ已锁定亏损达21亿元。

事实上,不依靠重组资产提振业绩,攀钢钒钛2011年的业绩或许与鞍钢股份只能称为难兄难弟。据公司业绩风险提示披露,若按重组完成前口径测算,公司去年亏损额达10.97亿元。而公司2011年前三季度还盈利682万元。显然,继鞍钢股份后,第四季度也成为攀钢钒钛的业绩杀手。

记者还注意到,公司的扭亏业绩尚包括公司置出全部资产的盈亏情况。

如果按照公司全部完成重组方案的口径测算,净利则为25.72亿元,而包含有置出资产和资产交割情况的公司业绩则为2亿元以内,则置出资产亏损额度可能也将达到13亿元左右。财务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公司置出资产亏损达5.93亿元,而2010年还仅亏损4633.72万元。

资产未过户即遭合并

尽管如此,公司2011年是否真的能将扭亏进行到底,却充满争议。

当日公告中,攀钢钒钛表示,前述业绩预计系公司根据自身对相关会计准则的理解作出,是以《资产交割协议》约定的资产重组交割日2011年12月31日作为置入资产合并日和置出资产处置日,并将置入资产于合并日前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不包括海外资产并不考虑海外资产的盈亏情况。该等会计确认方式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尚需请示相关会计监管部门。

按重大资产重组规则,合并资产形成真实控制权转移后,即公司资产已被购买,才能确定已合并交易。期间,除了需满足经股东大会、国家相关部门的核准条件外,还须满足另外三个重要条件。

其一,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权交接手续。其二,购买方已支付了购买价款的大部分(一般应超过50%,并且有能力支付剩余款项。其三,购买方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被购买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享有相应的收益和风险。

而截至目前,攀钢钢钒资产合并条件仍不成熟。公司明确透露,截至2012年2月15日,此次重大资产重组置入资产、置出资产相关工商变更、过户手续尚在办理过程。而除此之外,公司也并未就是否已经支付购买价款的大部分以及是否已控制购买资产的财务及经营政策予以说明。

就此,记者曾致电公司证券部,但始终无人接听。

不过,前述知情人士称,由于会计处理方面存在有争议的地方,所以只要得到权威会计主管部门,以及上级国资委授意的认可,公司的业绩预告仍然有效。“公司是不会平白无故地这样发布业绩的。”

相关文章
热点排行
  • 扫一扫,访问冶金之家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友情链接,请加QQ:1525077243
更多合作单位
版权所有:冶金之家 www.GTjia.com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客服电话0311-80927349   客服传真0311-80927348  客服邮箱gtjiacom@126.com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冶金之家QQ群] 炼铁技术交流群:53122098 炼钢技术交流群:116793970
工信部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11014312号-1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 不承诺拥有其版权 如有异议请联系本站 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